齐思头条2025/11/03「中国开源LLM Qwen全球领先,Transformer LLM难达AGI,OpenAI领导层动荡,Stargate超级计算机提升AI训练能力,线性注意力机制优化LLM性能」
## Twitter:
=====================
**LLM局限性:缺乏物理与科学理解能力** :多位专家(如Fei-Fei Li、Yann LeCun)强调,当前大语言模型(LLM)仅基于符号语言,未与物理世界接轨,无法生成新的科学思想或理解物理因果关系。相关研究与基准(如Physics-IQ)显示,即使是Sora等最先进模型也只能生成视觉上逼真的输出,但在基础物理测试中表现不佳,凸显了模式匹配与真正理解之间的差距。[来源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49)
**Transformer LLM无法实现人类级AI** :Yann LeCun等人认为,单纯扩大Transformer LLM规模无法实现人类级AI,这类模型擅长记忆与检索,但无法发明新解法或进行真正的推理与发现。共识是实现AGI需全新架构与方法,当前LLM仅能复述已学数据。[来源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0)
**中国开源LLM(Qwen)主导全球AI基础设施** :多款美国代码助手(如Cursor、Windsurf)被发现运行在中国基础模型上,Qwen在Hugging Face全球下载量领先,并在推理与速度上超越西方模型。第三方基准显示,中国开源模型因高性价比、质量与性能,正成为全球AI开发基础设施核心。[分析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547)
**线性注意力与混合注意力策略在LLM中的演进** :新一代LLM(如MiniMax-M1、Qwen3-Next、DeepSeek V3.2)采用高效线性注意力机制,将传统O(n²)复杂度降至O(n)或亚二次,显著降低长序列的时间与内存消耗。Kimi Linear模型引入混合注意力(3:1线性与全注意力块),并创新Kimi Delta Attention(KDA)机制,实现KV缓存减少75%、解码吞吐提升6倍,同时保持或提升建模精度。[技术分析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597) [架构对比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597) [论文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2)
**OpenAI动态:领导层动荡与Stargate超级计算机**   
- **领导层动荡与Ilya Sutskever 52页备忘录** :Ilya Sutskever与Mira Murati密谋罢免CEO Sam Altman长达一年,形成52页备忘录及针对Greg Brockman的文件。Elon Musk与David Sacks等人披露此事,反映OpenAI内部在领导与研究方向上的深刻分歧。[Musk评论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34) [Sacks评论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36)
- **Stargate Abilene超级计算机** :OpenAI在Abilene建设的Stargate设施将实现前所未有的AI训练能力,可在数小时内训练GPT-4规模模型,100天内达10^28 FLOPs(FP16)。园区包含8栋楼、1.2GW总功率、最多451,584块GPU、直冷液冷系统及29台双燃料涡轮机,详细建设与硬件信息详见[进展贴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4)。
**大厂AI基础设施投资激增** :微软、亚马逊、谷歌、Meta等科技巨头2024年AI相关资本支出预计超4000亿美元,三年累计达7760亿美元,反映AI常态化工作负载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。[来源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5)
**人脑记忆编码与傅里叶变换AI模型** :多篇讨论提出人类长期记忆可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编码,建议AI采用傅里叶变换架构以提升存储与检索效率。该类基于傅里叶的模拟AI被认为有望超越数字LLM,成为通用人工智能(AGI)路径之一。[讨论1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6) [讨论2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7) [技术总结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6)
**人类-AI协作对解决重大挑战至关重要** :有观点认为,单靠AI(即使算力极大)无法独立解决人类最重要的问题,必须依赖理解多元技能、目标与价值观的AI系统与人类团队协作,推动AI赋能人类集体智慧。[评论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38)
**进化神经科学启示AI语言模型设计** :人类左脑短时记忆能力的进化性损失被Broca区、Wernicke区及语音环路的发展所补偿,促成复杂语言能力。相关见解正用于指导以语音为主的AI与上下文语言模型设计。[讨论1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580) [讨论2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8)
**Anthropic超越OpenAI成为企业LLM API市场份额第一** :Anthropic企业LLM API市场份额升至32%,超越OpenAI的25%。企业用户更重视数据控制、合规与集成,市场2025年上半年规模达84亿美元,多厂商部署趋势明显。[来源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9)
**小模型通过定向推理实现GPT-4o级事实准确率** :Humains-Junior论文表明,3.8B参数模型通过简单推理协议与轻量微调,在文档事实准确率上可与GPT-4o持平,且成本低19倍。方法包括在生成答案前进行简短的事实核查,显著提升可靠性与可预测性。[来源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60)
**AI自博弈范式革新:OctoThinker-8Band与SPICE** :OctoThinker-8Band模型基于SPICE框架,通过挖掘真实世界知识而非合成数据,超越R-Zero与Absolute Zero等自博弈方法,代表了闭环、开放世界智能系统的雏形,为可扩展、自主进化推理模型提供蓝本。[公告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61)
**Judit Polgar访问OpenAI:与研究员象棋车轮战** :国际象棋特级大师Judit Polgar访问OpenAI,与多位研究员(多为强棋手)进行8盘快棋车轮战,取得7胜1和。此次活动凸显AI研究与人类复杂领域专长的交汇,Polgar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。[来源1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62) [来源2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63) [来源3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64)
=====================
## HackerNews:
**基础**  [链接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1):本页介绍了在 Helix 编辑器中导航、插入和删除文本的基础操作。
- **Helix 文档与贡献:** 
  - 有人提出对 Helix 文档进行大幅重写,但被维护者拒绝,维护者更倾向于在贡献者投入大量精力前先进行概念验证。“在未经维护者验证的方向上,对开源项目进行大规模更改通常不是一个好主意。”
  - Helix 的维护者被描述为响应缓慢且选择性很强,有时导致贡献者的时间被浪费:“他们鼓励贡献者修修补补各种小问题,直到 PR 被挑剔到极致,最后概念被否决。”
  - “并非所有开源项目都希望有贡献者,很多项目开源的原因各不相同。”有些用户认为 Helix 缓慢且有主见的开发方式是一种特色,而不是缺陷。
- **前端/文档技术选择:** 
  - 偏好**轻量级、稳定的文档工具** ,而非依赖大量 JavaScript 的框架:“现在的主页非常轻量,几乎不使用 JavaScript……我更希望看到简单的方案……五年后如果 Starlight 被另一个框架取代,Astro 又有了多个重大版本的破坏性更新,我们该怎么办?”
- **Helix 与 Vim/VSCode/Neovim 的对比:** 
  - **Vim 肌肉记忆:**  用户担心 Helix 会影响 Vim 的操作习惯;解决方案包括使用类似 Vim 的按键绑定或使用如“evil helix”这样的分支。
  - **功能差距:**  与 VS Code 和 Neovim 相比,Helix 缺乏成熟的调试、扩展/插件支持以及一些高级导航功能。“调试体验较差。目前有实验性的 DAP 支持,但还不成熟……没有集成的构建支持。你可能最终还是要在终端里构建。”
  - “Helix 不灵活,它很坚定。我喜欢它,但对于 C++ 开发来说,很难超越 CLion 或 VSCode。”
- **学习曲线与易用性:** 
  - Helix 因比原生 Vim 更易上手而受到好评:“许多按键绑定会显示一个不显眼的后续操作列表……正因为投入了大量精力让新手更容易上手,所以值得一试。”
  - 速查表和内置教学工具对于新用户来说非常有价值。
- **插件系统:** 
  - Helix 正在开发基于 Scheme(Steel)的插件系统,而不是 WASM。“他们选择了一种较为小众的 Lisp 方言作为插件语言(而不是 WASM),所以我对强大的插件系统不抱太大期望,更像是稍微方便一点的配置语言。”
  - “如果你需要通过插件(目前还不支持插件)来实现一些基础功能,那就违背了现代自带丰富功能的模式化编辑器的初衷。”
- **社区与项目方向:** 
  - “维护者似乎不擅长协调工程资源……我预计 Helix 会以维护者自身能推动的重要变更的速度缓慢改进。”
  - 反驳观点:“对一个明显成功、拥有热情用户社区的项目来说,这种说法太夸张且煽动性强。维护者有自己的全职工作,并且有清晰且狭窄的愿景,不希望因随意扩展维护者团队而破坏项目方向。”
  - 以 Elm 为例作为警示:“Elm 之所以好,是因为领导层经常说‘不’……但它之所以没落,也是因为领导层说‘不’太多,导致没人愿意帮忙维护。”
- **速查表与社区资源:** 
  - 社区制作的速查表很受欢迎且实用,尽管有时会过时或有错误。“我之前做过一份 Helix 的密集速查表,虽然有点过时,但可能仍然有用。”
**信息 - Sailfish OS**  [链接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53):Sailfish OS 源自诺基亚 MeeGo 项目,是一款基于 Linux 的移动操作系统,以手势操作界面和部分 Android 应用兼容性著称,但在硬件支持和维护方面面临挑战。
- **硬件支持限制:**  “我最后一次良好体验是在 Xperia XA2 上,但由于美国运营商对 VoLTE 的要求,这款硬件已经被淘汰……虽然官方声称可以运行在更新的 Xperia 手机上,但并没有完整的硬件支持,也不支持最新型号。”
- **软件维护积压:**  “许多地方存在严重的维护积压,而且可能还在增加。浏览器基于一个两位数版本号的 Firefox。它在许多臃肿网站上会崩溃,Cloudflare 也因版本过旧而阻止访问。”
- **预测键盘被移除:**  “预测键盘已经没有了。我理解这是因为授权问题,他们无法再提供。要怪只能怪大厂让小玩家无法生存。”
- **Android 应用兼容性:**  “该系统可以运行(可能是部分)Android 应用……大多数用户在 Android 兼容环境下使用浏览器。”
- **开源状态:**  “现在计划在 2025 年逐步推进开源。最近有一些应用已经开源,更多应用也在路上,正在进行中。”
- **小团队、资源有限:**  “SailfishOS 背后的团队很小,这在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来……他们的人手实在太少了。”
- **Linux 高级用户吸引力:**  “SailfishOS 就是你口袋里的 Linux。你可以 ssh 进去,用 rsync 或 syncthing 同步文件,用 vim 编辑内容,设置 cron 定时任务,想怎么玩都行。”
- **Android 兼容性评价:**  “集成 Android 是个失败的尝试。就像 WINE 一样,半成品的应用阻碍了高质量原生移植。”
- **UI/UX:**  “界面非常精致。十年来变化不大,但依然好用……Sailfish 相较于 Android/iOS 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其高度手势化的操作方式。”
- **设备支持现状:**  “Sony Xperia 10 系列设备仍然受支持——包括相当新的 Xperia 10 V……有一个测试版系统,据我所知可以免费使用。目前仍有一些硬件问题……主要是摄像头相关的问题,比如摄像头无法使用,团队正在修复。”
- **社区与价格:**  “有便宜的设备可以运行它吗(< 250)?……我猜可以买到一台(不太新的)C2。很多用户已经放弃了。可以去论坛问问。”
## Discord:
**FlashAttention-2内核存在静默Bug影响LLM推理** :**FlashAttention-2** 内核被发现存在[静默Bug](https://x.com/RichardYRLi/status/1984858850143715759),导致`disable_cascade_attn`参数在部分实验中无效,具体影响依赖于实验设置,详见[相关讨论](https://x.com/qphutu/status/1984911433952592089?s=46)。
**Kimi Linear 48B混合注意力机制实现百万Token上下文** :**Kimi Linear 48B** 模型采用混合注意力机制,在两块3090 GPU(Q4量化)上实现[100万Token上下文](https://x.com/Alibaba_Qwen/status/1984808680710422749),通过KV offloading可完整利用超长上下文。
**中国开源AI模型技术突破与国际影响** :**DeepSeek** (R1发布引发Nvidia股价下跌10%,稀疏注意力获ACL最佳论文)、**阿里云Qwen 3** 、**字节跳动ByteSeed** (SOTA图像/视频生成)、**腾讯Hunren** (发布时最大开源模型)等中国实验室在[开源AI领域快速领跑](https://youtu.be/XFhUI1fphKU),Meta已暂停Llama开发。
**Extropic TSU概率硬件实现AI能效提升万倍** :**Extropic TSU** 采用概率电路(Gibbs采样、能量模型)在VAE等生成式AI任务上实现[能效提升至GPU的1/10000](https://youtu.be/dRuhl6MLC78),基于标准晶体管制造,原生支持概率分布采样。
**OpenGuardrails开源AI安全平台支持多模态检测与自定义策略** :**OpenGuardrails** 提供[提示攻击检测、内容安全、数据泄漏防护](https://github.com/openguardrails/openguardrails),支持本地部署、多模态(文本/图像)检测、19+风险类别自定义、API/反向代理集成,详见[arXiv论文](https://arxiv.org/abs/2510.19169)与[HuggingFace模型](https://huggingface.co/openguardrails/OpenGuardrails-Text-2510)。
**AI浏览器打破安全边界引发Prompt Injection新攻击面** :**Perplexity Comet、OpenAI ChatGPT Atlas、Opera Neon** 等AI浏览器[合并控制与数据平面](https://www.xda-developers.com/please-stop-using-ai-browsers/),导致如CometJacking、Atlas URL格式注入等Prompt Injection攻击,可窃取用户数据与凭证,LLM非确定性使防御难以彻底。
**LLM激活几何异常检测与层间Surprise机制** :LLM中注入概念或异常输入会导致激活向量偏离语义流形,表现为正交分量增大或高曲率,下游机制(如注意力头、池化)可通过范数、头分歧、残差误差检测异常;中间层可通过logit lens机制,利用前一层logprob评估“Surprise”,实现层间异常感知。
**Qwen3-VL与Kimi Linear支持百万Token长上下文与微调** :**Qwen3-VL** “TEXT ONLY”模型支持[百万Token上下文GGUF](https://huggingface.co/unsloth/Qwen3-VL-30B-A3B-Thinking-1M-GGUF)与微调,适用于长文本生成与推理,详见[Qwen3-VL仓库](https://huggingface.co/qingy2024)。
**Mojo类型系统与Trait约束表达能力提升提案** :**Mojo** 当前`conforms_to`不支持类型细化与Trait证据生成,社区建议采用where子句布尔表达式提升约束表达力,参考[Sora关于重载解析时约束方法检查的提案](https://forum.modular.com/t/proposal-checking-constrained-methods-at-overload-resolution-time/1250)。
**MAX开发框架支持高性能GenAI模型跨GPU部署** :**MAX** 最新nightly版([25.7.0.dev2025110213](https://docs.modular.com/max/get-started/#set-up-your-project))支持NVIDIA/AMD GPU上部署Gemma 3等GenAI模型,兼容OpenAI API,支持YAML基准测试,详见[更新日志](https://github.com/modular/modular/blob/main/mojo/docs/changelog.md)。
**AI内容检测与大规模电商图像审核管线** :基于**CLIP** 与**YOLOv8** 的[图像审核管线](https://www.runcomfy.com/comfyui-nodes/efficiency-nodes-comfyui/HighRes-Fix-Script)在AWS Lambda/S3上实现大规模电商内容审核,文本检测采用风格分析、嵌入相似度与微调Transformer。
**LLM自我评分与GRPO自动化流程优化建议** :提出LLM通过GRPO流程自我评分,迭代训练直至自评分达9-10分,实现自动化答案质量评估;另建议GRPO流程[异步化以提升资源利用率](https://github.com/OpenAccess-AI-Collective/axolotl/issues/xxx),当前串行流程导致大量计算空闲。
**JanusCoder-8B与Qwen3-VLTO-8B模型推理能力对比** :基于[详细基准分析](https://huggingface.co/nightmedia/unsloth-JanusCoder-8B-qx86x-hi-mlx),**JanusCoder-8B** 在抽象、逻辑、因果、物理推理上表现优异,**Qwen3-VLTO-8B-Thinking** 在人类语境与创造性任务(如winogrande)更强,JanusCoder-14B的32K上下文不足以支持现代Agentic编程,推荐128K。
**AI驱动营销内容自动生成与品牌DNA提取** :**Google Labs Pomelli** 通过[网站内容提取“Business DNA”](https://blog.google/technology/google-labs/pomelli/),自动生成可编辑品牌社交媒体资产,降低中小企业营销门槛。
**Seedream 4与Gemini Nano Banana视频生成模型对比** :在“Battle mode”下,**Seedream 4** 与**Gemini Nano Banana** 均能实现高保真、动态AI视频场景合成,Seedream模型本地部署受限于模型体积。
**AI多语言实时编程助手突破语言壁垒** :**Alex** 多语言实时编程助手支持越南语、葡萄牙语、阿拉伯语、西班牙语、印地语、泰米尔语、意大利语,提升全球开发者协作效率,详见[LinkedIn演示](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posts/subham-kundu-2746b515b_innovation-coding-multilingual-activity-7390665043832623104-wMph?utm_source=share&utm_medium=member_desktop&rcm=ACoAACZeVjgB0HEDqU1BExX1Ypnp-q8LcgDAunkkudos0560)。
**NotebookLM数据导出与内容同步受限** :**NotebookLM** 不支持[JSON/CSV/TXT导出](https://notebooklm.google.com/),移动端与Web端文档不同步,LaTeX与Markdown渲染兼容性差,影响数据流转与集成。
**AI内容生成高级Prompt工程与场景分解** :通过[Seedream 4.0](https://youtu.be/uCjrMWgJyCY?si=JliZ1gZPxvVx0_bL)等模型,分享超写实非洲汽车机电技师与黑暗奇幻油画的分镜Prompt,细化技术动作与氛围,提升AI驱动内容生成质量。
**Megatron-LM与DeepSpeed为大模型训练主流框架** :**Megatron-LM** 与**DeepSpeed** 被认为是大模型训练的主流框架,**TorchTitan** 被批评为未优化、测试不足且功能缺失。
**AI代码生成与开发者技能退化风险** :过度依赖AI代码助手会导致开发者架构理解与技能退化,增加被更高级AI取代的风险,强调应以AI为辅助,保持底层技术能力,详见[Chris Lattner访谈](https://www.fast.ai/posts/2025-10-30-build-to-last.html)。
**PCIe 4.0 x1 NVMe与RAID 6高性能存储网络** :**PCIe 4.0 x1 NVMe SSD** 实测带宽1.6–1.8GB/s,远超SATA 3;**RAID 6** 配12G/s SAS盘可几乎跑满40Gb/s Infiniband,支持QSFP DAC无盘远程操作。
**VITS多语种训练数据不均衡对语音自然度影响** :VITS在英语59h、日语25h、俄语24h(均音素化)数据下训练,讨论数据量扩增对低资源语种损失曲线与自然度提升,关注ASR错误与MAS(单调对齐搜索)影响。
**OpenRouter模型成本与质量透明化工具** :**Orchid Dashboard** 支持[按百万Token输入成本排序OpenRouter模型/供应商](https://orchid-three.vercel.app/endpoints?#%20Endpoints),[ClosedRouter分析](https://openrouter.ai/apps?url=https%3A%2F%2Fgithub.com%2Fclosedrouter)展示热门模型与使用统计,Sora 2质量优于Veo 3.1但成本极高。
**AI工作流自动化与RAG管线生产部署** :集成**Dspy、OpenAI API、自定义Agent** 的自动化管线在生产环境实现[60%响应时长缩短](https://dub.sh/alchemyst-chromeext),RAG管线结合向量数据库、混合检索与自定义检索逻辑,提升上下文感知能力。
## HuggingFace & Github:
### 统一世界建模与多模态大模型
- [Hugging Face的Emu3.5模型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587) 实现了**视觉与语言下一状态的联合预测** ,推动了连贯统一的世界建模能力:
    - **端到端多模态预训练** ,在超过**10万亿多模态令牌** (含视频帧与转录内容)上训练。
    - 实现**原生多模态输入/输出** ,无需模态适配器即可处理可视化文本序列。
    - 应用**大规模强化学习后训练** ,显著增强推理、组合和生成能力。
    - 利用**离散扩散自适应(DiDA)** ,将顺序解码转化为双向并行推断,提升生成速度。
    - 在**长期视觉-语言生成、任意图像合成与文本丰富图像生成** 等通用场景表现突出。
    - 在**交错生成任务** 上性能达到或超过Gemini 2.5 Flash等主流多模态模型。
### 轻量级大模型与微调
- [IBM Granite-4.0-H-350M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02) 是一款专为易于部署与高效微调设计的**轻量级指令模型** :
    - 仅**3.5亿参数** ,支持**多语言摘要、文本分类和问答** 等能力。
    - 可在**资源有限场景下对专业领域进行微调** ,适用企业内部或行业特定任务。
    - 集成**外部函数与API调用(OpenAI风格)** ,提升生产力场景扩展性。
    - 架构基于**Dense Decoder Transformer** ,核心包含**GQA、Mamba2、共享嵌入** 等模块。
    - **数据多样** ,覆盖公开许可指令数据集、内部合成数据与实际对话数据。
    - 使用**NVIDIA GB200 NVL72集群** (分布于CoreWeave云)完成大规模训练。
### 高效文本到图像扩散模型
- [AMD Nitro-E](https://news.miracleplus.com/share_link/95601) 是**面向资源受限环境优化的文本-图像大模型** :
    - 模型参数仅**3.04亿** ,对比主流扩散模型大幅减少体积。
    - 在**8卡AMD Instinct MI300X节点上1.5天内完成训练** ,具备极强的**训练效率** 。
    - 包含**Nitro-E-512px、Nitro-E-512px-dist、Nitro-E-502px-GRPO** 等变体,均基于E-MMDiT架构。
    - 训练集规模达**2500万图像** ,推理阶段仅用20步就可生成高质量图像。
    - 完全**开放源码(MIT许可证)** ,有助于学术与工业广泛采纳。
---
这些主题展现了**当前业界主流大模型** 在统一世界建模、多模态输入输出、高效训练推理以及小型化部署方面的突破趋势,尤其突出多模态深度学习与资源优化大模型的前沿发展。
## Reddit:
**球状闪电在物理上可能存在吗?**  [链接](https://www.reddit.com/r/Physics/comments/1om0u30/is_ball_lightning_physically_possible/): 本讨论探讨了球状闪电究竟是真实的物理现象,还是被误解的神话。
- **球状闪电是真实存在的,但尚未被充分理解。**  “我们还没有一个公认的、统一的形成机制解释。” “这一现象似乎确实存在,但非常罕见。类似于‘怪波’,它需要时间才能被广泛接受。”
- **极其有限的可靠证据:**  “几乎没有高质量的证据,你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几乎都是假的。” “最可信的视频可能是这个:https://physics.aps.org/articles/v7/5”
- **多种科学理论:**  “主流理论认为,球状闪电可能涉及闪电击中地面后硅被汽化,随后氧化发光。” “汽化硅模型目前提供了最有说服力且可重复的解释。”
- **幻觉假说:**  “大约一半的球状闪电目击报告实际上是由磁场引发的心理错觉。”(引用经颅磁刺激实验,以及闪电产生的磁场可能导致视觉幻觉。)
- **目击者的轶事报告很常见,但高质量视频证据极为稀少。**  “几乎每个人都说见过,但没有一段真正清晰的视频。” “数以百万计的监控摄像头却没有证据?我认为这更像是个神话。”
- **实验室类比现象存在:**  “这里有一篇论文,他们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类似球状闪电的物体:https://sci-hub.st/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abs/10.1021/jp400001y” “实验室中的等离子体团结构与活细胞相似,甚至有报道称其在实验室中实现了自我复制,这一过程被比作有丝分裂。”
- **历史与文化引用:**  “在古代日本,球状闪电被解释为雷兽(Raijuu),是雷神雷电(Raijin,Raiden)的伙伴,这也成为现代宝可梦‘雷丘’(Raichu)的灵感来源。”
 
评论